人吃東西都要咀嚼,這是本能??墒怯钟卸嗌偃苏嬲?,反復咀嚼的重要性呢?為什么說是真正,因為很多人知道這個理,可不照做,這個也屬無知。反復咀嚼,就是口腔通過咀嚼運動對食物進行反復多次機械性加工。這個反復多次加工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反復,就直接吞下去,那成了豬八戒吃人參果,啥味也沒有,而且你沒有豬八戒的神般的消化功能,你是會消化不良滴。那么多次是什么意思呢,不光要反復,而且要多次,就是要你細嚼慢咽,細細品味,將口腔的唾液與食物完美融合,將食物的營養最大限度的讓身體吸收,讓你變得強壯,而且也讓你享受那美食帶來的美滋美味。
那么將這個人類本能,延展開來,無論要成功的做一件事,都要有這個反復咀嚼的過程,咀嚼的次數越多,你比別人吸收的營養就多一分,多那一分,你比別人就更強壯噢!
孔子晚年喜歡讀易經,據說把連接竹簡的獸皮繩子磨斷了多次。一本易,反反復復的咀嚼。對于讀易,很多古人都是這樣,只有這樣才能通曉其中的奧秘。
象我們煉功,猶是如此??!
師父教我們的話要反復咀嚼,細細品味,點點吸收!
記憶猶深的一次上課,師父在室內正在上中級班的課,那天正值下雨,煉完功我沒有走,就留下旁聽,講的內容其實給我們成人班也是講過很多次了?!耙旭R問路,葉底藏花,鴻雁出群,落翻……”那一天,不知道為什么,聽得格外的心靜,奇妙!也許是沉淀后的效果吧!
“大家要注意中正自然,你的頭頸與尾閭由脊柱形成對拉,對拉拔長,尾閭內收,虛靈頂勁,舌抵上顎,松肩墜肘,氣沉丹田,這時你的心要靜下來,眼視前方,千萬不可低頭哈腰,眼不能看地,眼視前方要炯炯有神,不可散亂,精氣神統一起來,精足,氣定,神安,說到底要‘靜’,”師父正在教授定步葉底藏花(由倚馬問路,葉底藏花,鴻雁出群,落翻四式組成一連環式),“好,起,身體微微向左轉,向左側開一大步,馬步站好,腳尖內扣45度,保持中正自然,”
“第一式‘倚馬問路’:手從帶脈伸出,手,肘,肩始終要有擰旋勁,不可丟勁,切記!”
“第二式‘葉底藏花’:兩腳穩穩扎住,扎根大地,不可松勁,晃動,松胯轉腰,左手旋而向下同時隨腰旋轉穿出,雙手向外掤圓,保持離心力,不能是向心力,要有向上外飛之勢,右手旋而隨腰旋轉掤出,右手虎口合左肩,如張開的、崩圓、崩滿之大弓,混圓勁,全身是勁,全身整勁,又如同壓緊的彈簧,試想這彈簧一旦放開,那無窮之勁自然而出!這股勁,要好好體會,非常重要!”
“第三式‘鴻雁出群’:好,這一刻,彈簧勁出來了,兩腳穩穩扎入大地絲毫不要松動,右手擰、旋、纏,右肘內收,合左手,右手為輔,為臣;左手蓄藏的離心之勁向上飛出,右手緊跟合于左手,左手為主,為君;一定要有合勁,千萬兩手不能重疊或者交叉啊,切記!同時,身體隨腰胯向左擰轉,這時要注意啦,在擰轉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擰扭毛巾的感覺,要想將毛巾擰得干,越擰毛巾會越往內縮,好象變短了,我們再加上一個對拉的勁,就干得透,這就是所謂的‘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你的手臂欲要想向上,你越要先往下坐勁,塌勁,形成對拉,這股子彈簧勁才能發揮到最大(這時師父叫我過去演示,那股彈簧勁一用上,我立馬彈出幾米,這還是師父含著,怕傷了我?。?,其實整個從葉底藏花到鴻雁出群的轉化就是這個過程!另外,松胯是關鍵,做到開胯圓襠,這樣你才能坐得下去,塌得沉穩,落地生根!”
“第四式‘落翻’:左手向后向下沉落,身前身后要擰成180度,(師父的擰轉可達180度再加45度啊,嘆為觀止?。┩瑫r,右手順勢延胸部畫弧斜向下護襠。要注意,二目需從左手虎口看出去,平視遠方,目光內斂,意守丹田。身體隨擰而坐,虛靈頂勁,對拉拔長,萬不可前俯后仰。不偏不倚,中正自然,雙腳牢牢扎入大地!”
“四式,反之亦然,循環往復,內氣周行無端。通過擰拉旋扯,慢慢地能夠打通你的十二正經,打通你的奇經八脈,身體在這擰,旋,拉,扯過程中會慢慢‘松’下來!不是想‘松’嗎,不要到處找‘松’,就給我好好煉這個就能‘松’到位,就能‘松’透,就能‘松’徹底!另外,要牢牢的記住,我在教你們的這每一式的技能,技能熟了,就能生巧,這中間還有一個關鍵,技能反復煉習,大量的煉習,就會出功力啊,功力達到了,才是真真正正的‘巧’,或技巧或巧妙,這樣就活了起來,一活,那就達致‘有中化無,無變萬千’的境界。也就是先要守規矩,初習者規規矩矩一點都不能偏失,到后來熟能生巧了再破這規矩。不立不破,破而后立,那境界就越來越高啦,當然這個過程是螺旋向上的過程。還有告訴你們,內家拳的修煉不僅煉身,更重要的是煉你的精氣神,煉你的心境啊?!?/span>
以上是范允立恩師在教授這四式時,時常教導我們的主要內容,當然,在不同的環境,教不同的弟子時,教授的內容會有著重點,因時因地因人施教,是師父的最厲害的地方!人人都能獲得其中的大收益。師父教授的方法厲害在于,他不是想著如何如何將自已的東西一咕隆咚全部倒出來,也不是刻個自已的模子,把弟子都按到這模子里,僵化的變成師父的模樣,而是遵循每個弟子的特質,最大的激發弟子的個性的潛能,讓弟子成為擁有師父無上功力和武德修養的自已!這就是一般武師和武學大師的區別??!
那么我是如何反復咀嚼吸收營養的呢?我細細回味走過來的路,從中又是有所領悟!
第一次咀嚼吸收營養:記得那是剛來,我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身體健康狀況堪憂(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似乎來學習內家拳的,大多是身體出現這毛病那毛病,沒辦法了,才想到,到師父這兒來碰運氣來了,一碰,哈哈哈,還撞大運了,哈哈哈),佝僂個腰,背象個筲箕,兩眼也無神,哎,回想當年,不堪入目??!師父在上大課的時候,對我指出,著重強調要松肩墜肘,中正自然,虛靈頂勁,并多次用形象的比喻,擬物,進行講解,非常之生動(這個內容,我在以前的感悟中多次提及,這里不再重復寫了),別的倒沒有太多的硬性要求,想想這個時候,我連站都站不直,渾身上下僵硬的不行,要求再多也無用,師父常說要我們循序漸進啦。我的肘一抬,師父就指出來,有時說半天還改不過來,生氣了還會敲醒敲醒你,呵呵,我滴個酸,脹,麻啊,想一想,現在的酸,脹,麻,和那個時候的不一樣,不一樣啦。慢慢的,慢慢的,在反復煉習,反復咀嚼師父的話,進行領悟,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腰,背都直了而且挺拔了,走起路來,也是呼呼生風了??墒沁@四式打起還是各方面不到位。
第二次咀嚼吸收營養:當我腰,背,肩,胯,腿,腳,都有一定力了,都稍活了一些,師父,講了帶脈的知識,任督二脈的運行及如何運用內家拳去打通它(因為考慮到成人的理解力要優于少年,青年,所以講得很深了,由繁入簡,深入淺出),在煉的過程,著重強調了要有勁,不可泄勁,擰,旋,纏勁的理解,腳內扣45度的含義,混圓勁的體會,松胯,松肩墜肘,氣沉丹田,天人合一的意義,這些東西,我又去反復的琢磨,反復咀嚼,以致我的動作基本上可以做到標準了,可以按規矩,基本上完成動作了,可是擰,旋,纏,松胯,等等還不能到位。
第三次咀嚼吸收營養:當我煉到我的腿可以做到扎下去了,穩穩當當了,形正了,動作做起來也是有板有眼啦,老師開始,反反復復對我們糾錯了,毛病一大堆啊,這時是最嚴厲的師父啦,也是最耐心的師父??!師父睜著那火眼金睛,一點點的摳,一點點的指點?;氐郊?,我是反反復復想師父的話,按師父說的一遍遍體會,合勁是什么呢?好難啊,好酸啊,我的肘怎么就收不進去呢?擰毛巾?我回家也拿著毛巾體會。松胯,收尾閭,怎么做呢?彈簧勁?在哪里找呢?如張滿的崩起的弓,掤勁是這個感覺嗎?離心力,向心力?眼神要聚,神氣要足,要炯炯有神,要有一股氣勢,不能泄,噢,原來是這樣啊,哈哈哈哈,就這樣反復咀嚼,咀嚼,爛了,吸收全面營養啦!
一晃三年啦呀,在一次煉習當中,我們弟子們,認認真真的煉著,師父在旁,邊看邊指點著,突然,師父對著我,的確是對著我噢,大聲叫出“好!”那一刻我真是受寵若驚,師父對我的認可,我太感動了,一下子太意外了,師父會不停的鼓勵,但如此般叫好,對于我是第一次啊,我太興奮了,太興奮了啊,我覺得這三年煉得一點都不辛苦了,直到現在心里也是滿滿的幸福??!
加油吧!魏峻,加油吧!煉得再苦,算個啥,和師父的認同相比,神馬都是浮云!哈哈哈哈哈……
弟子:魏峻 (寫給范允立老師的感悟)
叩謝恩師!
2016年3月18日(于江城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