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龍門精武館弟子魏峻寫給范允立老師的練功感悟之(十六)
來源:
|
作者:demo01
|
發布時間: 2017-01-18
|
2324 次瀏覽
|
分享到:
師父說:“修內家拳者,必求:質也、量也;質中求量,量中守質;繼而質中再求量,量中再求質,循環往復,螺旋上升,自然而然,功大成也!”
師父說:“修內家拳者,必求:質也、量也;質中求量,量中守質;繼而質中再求量,量中再求質,循環往復,螺旋上升,自然而然,功大成也!”
質,什么是質,就是通過正確的高級的學習方法達到更高的境界。煉功的方法必須要“正確”,否則,就會誤入歧途,后果極其嚴重,這個不言而喻,有點常識的人,都是知道的。當然,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騙子,教拳的老師都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墒且f到“高級”,那就不一般啦,那就不是隨便哪個老師能教得出來的啦,必須要滿足兩條:1,必須要有正宗傳承;2,必須法理已經在身體里體現出來,說到底就是功已上身,一切都明晰透徹,無有疑惑!我在上一篇感悟中已描述過我們龍門館主范允立老師就屬于法理通透,功達化境,真神人也!拳經也好、內功心法也罷、各種中華內家拳紛紜繁雜的理論體系也好,其中之精髓就是弟子能實實在在的在師父身上都能驗證到!這個了不得啊,想想師父教出來的弟子至少是法理皆通啊,當然功是否能長到師父之境界,那就與個人修持有關了,如果努力加上毅力加上悟性,三合一,要達到師父的境界,師父說了,也是能夠滴,甚至超越!聽聽,這要多么大的自信,這要有多么大的實力才敢說這個話??!比如說,師父給我們高級班講的經過自已幾十年打磨的寶貴經驗:(告訴你們,這些唯有師父這兒才有的與眾不同,無有僅有,獨到之處,高深莫測,身懷絕技之神功!知道這寶貴了吧?。?/span>
1,根的理論獨到的見解;
2,自成體系,獨到的養生理論;
3,獨創之龍門內功心法:“松肩墜肘,氣沉丹田,天人合一,中正自然,練似行云,擊如水鉆,有中化無,無變萬千,非從心生,出乎自然”;
4,獨有的混元勁的理論與實踐;
5,真實體驗到的明勁,暗勁,化勁之變化關系;
6,無處不在的渾元之弓理論創造
7,獨特的教育手法與理念
8,對中華傳統理法的繼承與發揚
等等等等(以上這些在我之前的感悟中都寫過),肯定師父還有很多獨到的東西啊,我們進步到什么樣的境界,師父就會在那個境界給我講解并讓我們理解,這就是因時,因地,因材施教!
師父說:“生門,死門,生者死也,死者生也,生生不息。拳勁到處,看似已老,但柳岸花明,化勁解之,生也;出拳犀利,看似猛烈剛強,但最強處也放大了最弱點,‘剛易折’!死也。生門死門的意義,要好好體會??!所以,我們要做到。。。。。?!边@時,師父在我們面前進行演示,弟子們輪番上陣,在師父身上去找那生與死的轉換奧妙:看似師父已經歪歪斜斜,似乎失去重心一推就倒了,但是就在一瞬間,反而被制; 看似我們很猛的一拳一掌一推,師父總能‘擊如水鉆’乘隙而入(師父說:水是無孔不入滴,是專找對方細微之破綻滴),迷迷糊糊摔倒在地,立刻生門變死門,!這種體會真乃受益無窮??!
這正是質的體現,沒有好的“質”,你哪里探究得了生與死的關系啊,這是大奧秘,師父就很有自信的說:“有的師父知道這個理,跟弟子講,但急得一頭汗,拿不出真功夫,弟子還是沒明白,這種東西,首先師父就要上身才行??!”哈哈哈哈,聽到此處,我就好比吃了人參果的開心,哈哈哈哈(為什么這么開心,這還不明白,我機緣巧合,找到明師,再不用上下求索,你說,我不開心嗎??。?。
(有些故弄玄虛的所謂大師、名師,只會搞得你云里霧里,好象覺得很厲害,可你說厲害在哪兒又說不上來,搞得自已終其一生也摸不到內家拳真正之門徑?。。┯浀脦煾冈f:“我不要我的學生天馬行空,只要他們腳踏實地就好;猴子再靈巧,老虎就一下!”我深深的記在心里。
前面談到質,我們再來說“量”。有了正確的高級的學習方法,如果你不煉,煉不到火候,有用嗎?沒有用的,那功夫還是師父的,不是你的啊。比方說,站樁至少要到30分鐘以上才產生效果,一個小時才會有好的效果,比方說,帶手,葉底藏花,師父曾看到我們打,眉頭一皺:“不行,象這樣哪里煉得出功夫,每個動作要連續打200遍以上?!睅煾赋3谡n余,跟我們親切的嘮個嗑,講講當年:“想當年,我煉功的時候,每招每式都是單煉上千遍的(師父常說:拳打千遍自然熟)。樁一站,那就是好幾個小時?!币宦牭竭@,我們的嘴都成了“O”型,真不可思議??!師父接著講:“量變而質變,質變后再加以量的積累,再達以更高的質變,螺旋上升,一步一個腳印,經年累月的堅持,到達更高的境界。所以一定要沉得下心,不要被這當今之浮躁之社會所污染,要讓自已的心‘潔凈精微’!”
師父告訴我們:“質與量的融合上升,互為體用,最終要在外在顯現出來,是什么呢?‘勁’。勁在松柔之間求!”
師父在公眾號中曾發了一篇文章(在我們龍門公眾號上,師父會發好多好文章,看的時候,結合在師父身上試出的親身實踐,再來體會,會發現很多奧妙無窮的好東西噢),名為《松啊松,孰不知‘緊’才是武術真正的法寶》,我一看,就覺得“緊”這個理解不夠透澈,就說了一點自己的想法。當天晚上,師父就講到了用這個“勁”,為我們解惑!
師父仍舊用的是親身示教,使我們獲益巨大,師父最厲害的教學思維就是一切從實踐中來,用實踐去印證所有從古自今的理論,用實踐去解開那些難以理解的甚至有些隱晦的理論之結 , 師父說:“俗語有云:四兩撥千斤。但是你自個兒沒有千斤力,你撥得動人家嗎?(師父常說:沒有千斤力,不配說四兩撥千斤)!外家拳強調這個‘力’,內家拳中也是要有的,可是這只是初級階段,再往上要轉換為‘勁’?!边@時,師父就讓我們在他的身上去試,“力”和“勁”,一試即明,“力”很僵,而“勁”很神奇,師父看似松松柔柔,可是你怎么推,用盡“洪荒之力”也是動不了絲毫,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有一股氣場已將你籠罩。突然,師父“勁”又一變,閑庭信步般微微一抖,發勁的瞬間,我已在兩米開外,為什么會這樣?師父笑道:“勁在松柔之間,勁在松中生,松到極致,剛亦到極致??!勁,柔中有剛,剛又有柔,是剛柔極致的融合,才能體現到這個‘勁’!否則變成僵力,死力,你就沒有了發揮的空間,被克死,不能動彈啦!”師父這時再讓我們試,他單腳離地,另一只單腳生根一般扎入大地,我們如何推,師父輕松自如,接著講:“所以,內家拳講勁,勁對于松勁,剛勁缺一不可!至剛、至柔也!看看這離地之腳,想打哪兒,就打哪兒,再來看這手,再來看看我的全身上下,哪不可以打呢?”其中一位弟子脫口而出:“那不是渾身是手!”師父大笑,接著為我們開示:“對了,渾身是手,混元勁帶動周身氣場,一切盡在‘非從心生,出乎自然’之中(這就是師父常說的自動化管理之道,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你還沒有碰我,我的意已超前到了??!那么,至剛,至柔,是不是就到了最高境界了呢,還沒有!”師父,向我招了招手,說:“來,無論你用什么方法,用最大的勁,向我進攻”,這時我猛然發勁,襲向師父(有點小壞,竟然偷襲,呵呵),瞬間,頓覺腳下處處踩空如墜萬丈深淵,不知所以,雞皮疙瘩起了一身,心都到嗓子眼了,接著,頓覺我又被巨型的龍卷風攪動著,頭暈目眩,眼冒金星,我象個陀螺一般自個兒打起了轉,直到倒地。師父哈哈大笑,道:“這個就是化勁!至空、至虛,到了這個境界,御人如游戲耳!”
這時的師父在我眼里真如頑童,開心得手舞足蹈,??!功夫煉出了童趣,真乃返璞歸真也!
師父啊,弟子何時能到您的境界??!羨…煞…人也! 哈哈哈哈哈
弟子:魏峻 (寫給范允立老師的感悟)
叩謝恩師!
2016年9月30日(于江城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