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記武林奇人范允立(發表于《武魂》雜志2006年第九期)
來源:
|
作者:demo01
|
發布時間: 2017-01-21
|
870 次瀏覽
|
分享到:
(一) 巧遇
名師易與,明師難求!范允立老師不是名師,卻是明師,更勝于名師。
今年3月6日清晨,應一朋友之約到中山公園去談事。也許是我去得太早,那哥們半天都不見人影,我只有到處轉悠。公園里亭臺水榭、草木蔥翠、氣爽風柔,倒是習拳健身的好去處。五花八門的健身運動隨處可見。
在一處習武的人群中,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圍著一棵小樹在練習八卦掌。但見他左旋右盤,步法擺扣分明,身法圓活纏繞,手法翻轉擰裹,如云中之龍游擺不定,氣勢非凡,動作非常優美,很有欣賞價值。我曾學過武術散打和硬氣功,對八卦掌略有所知。我發現眼前這位小伙子習練的八卦掌風格與眾不同,纏繞勁特別明顯,招式極其連貫。小伙子練完后,我正準備走過去。就看見一位較瘦的小伙子禮貌的向他打聽師承何人?所習何派八卦掌?小伙子朝一位約五十開外的人看了一眼,我想那就是他的老師了。這時他的老師正好朝這邊走來,給小伙子講了一些動作上的要領。瘦小伙上前向老師請教,老師很親切。我也湊了上去。他先簡單地自我介紹了一下,說他姓范名允立,練的是張占魁一脈相承的形意八卦掌,后人言之“張派八卦掌”。 范老師說:“八卦掌自董海川之后,出現了尹派、程派、張派、梁派等等,因各派傳人都曾習過其他技擊拳法,再與八卦掌相溶,因此,其風格自然各不相同。張派八卦掌,即形意八卦掌。其特點是:象形取意,以形育神。套路編排都是按八個卦象(乾、坎、離、艮、坤、巽、震、兌)模仿八種飛禽走獸(燕、鷹、熊、猴、龍、蛇、虎、馬)的形象。運用八卦掌的步法、身法、掌法和左右旋轉的練法、設定八卦套路,各形掌式皆為沿圈左右練習。連環變化、奇正相生,不求形似而求神真。張派八卦掌強調內外兼修、穹觀人體運動變化之規律,刻循古老的五行,內氣學說,結合八卦左旋右轉的步法,身法、掌法,科學簡易,內外兼修,自然形成名副其實的動內功,在整個套路練習中都要求意念如同令旗一樣,意到氣到、內勁到,手眼身法步隨之做出,使得拳勢不脫、不斷、不浮、不散、不呆、不滯,內外如一,一氣貫通。從而更有效地促進體內氣、血、精髓的變化,達到清醒細致內外合一的境界。健身與技擊有機結合,使技擊威力更大,層次更高,這就是張派形意八卦掌的精華所在?!弊詈蠓独蠋熡窒蛭覀冎饌€講敘了各派八卦掌的風格特點。其理論精簡獨到,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對八卦掌有了新的認識。
瘦小伙自稱姓李。向范老師提到八卦掌的技擊風格時,老師只說了九個字,即“轉著打”、“變著打”、“纏著打”。小李又追問他如何轉著打?如何變著打?如何纏著打?他很直截:“百聞不如一見,你若不親身體會體會,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空的?!彼@么一說,小李象是很樂意似的拉開了架式,準備向他進攻。只見老師隨便一站,不擺任何架式,一副很悠閑、很自信的神態,壓根看不出半點要跟人家比試的樣子。小李似乎心里很不舒服,便迅速以大成拳雞形步直取中線,同時一個劈掛向老師面部打去。沒想到,拳還未到老師面部,老師便迅速向他貼來,兩只手就像兩條巨莽纏繞著小李,看似松柔綿軟,小李卻怎么也用不上勁,就象掉進巨大的漩渦中,無所適從,不能自拔。這時我們這些圍觀者還沒弄清什么回事,便聽到哎呀一聲,那小李已經旋轉著騰空跌出,叫人心驚膽戰。范老師說這就是八卦掌。干脆利落,防不勝防,太恐怖了!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那小李不服,爬起來要求再戰。這次他改變了戰術,用大成拳中的三角步配合扇掌打其側面,仍未湊效。若不是范老師反應快,能發能收,恐怕那小李得帶點“紀念”回去了,或者后果更嚴重,——摔他的地方有根石柱,老師搶得快,一下子把他拉了回來,在場的人都驚訝得張大了嘴。
比試完畢后,小李問范老師是如何打他的?范老師說:“就是那九個字呀!”小李問范老師為何招都不招一下就能隨心所欲的擊倒對手?范老師說:“拳云:‘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如總考慮招架,精神便執著了,影響出拳速度,打人發人首先就要精神放開,只有精神放開,才能隨心所欲,見招打招,以變應變,當然,八卦掌的基本功還是很重要的?!毙±钣窒蚍独蠋熣埥淌〉脑?,范老師很誠懇的說:“你的根基不穩、腰胯不活,無法以身催力,導致力量不整,再好的方法,也是花架子,沒有真東西,猴子看似靈活,老虎就一下?!?/span>
事后方知,那小李自幼習武,酷愛武術,先后學過散打、硬氣功、大成拳、軌跡拳、中華渾圓功。十來年,南下北上,訪師不斷,真正能像范老師那樣,一搭手便能將他打出去的他還是第一次碰到。我也是從來未見過這種功夫。我想,一般來說,比武總得一招一式有幾個回合吧,哪象這樣一近身就把人給打飛了呀?
不用說,我與范老師結為忘年之交。
(二) 范老師武學師承綜述
范老師祖籍山東淄博高青,出生于武術世家。自幼習武,且天資聰穎,酷愛武術,幾十年習武不輟,武學修養極高。范老師德藝雙馨、平易近人,擅長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少林拳、軟硬器械、太極推手、神拿散打,尤精技擊,武學內外兼修,集眾家之長,達內外合一之境界。其父是時稱楚天大俠的耿霞光之嫡傳弟子。耿霞光乃形意門劉奇蘭、郭云深老前輩的得意弟子耿繼善之子,范允立老師自幼跟隨父親習練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械等,得家傳,后又拜家父的師兄徐時生恩師為師,深造內家拳之功理功法,范老師得徐老晚年的精心傳授,在拳理及個人修養方面有很大提高。后又多從奇人異士習武不輟。什么國家認可的那些證書我就不說了,光是那些個門派的傳人就足以令人目瞪口呆。張傳“太乙少林門”第二代傳人;形意拳第九代傳人;八卦掌第五代傳人;武當全真龍門派第二十四代傳人;全真玉仙派“內功內丹術”第二十一代傳人;洪傳陳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等。雖有如此多的師承,但范老師心中并無門派之分,認為修到了高的境界都是一樣,至空、至虛、至無,所以說天下武林是一家。
1971年,范老師拜在原國民黨七十四師武術總教官、著名武術技擊家張香圃門下,修“太乙少林門”。張老見允立悟性極高,功底扎實,有技擊天賦。張老因材施教,先傳授了拳術、棍術、刀術、劍術、九節鞭等,器械以及技擊要領。為日后傳授神拿散打、技擊大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拳法古樸怪異、出手螺旋,極具實戰價值。張老所授之術,范老師心領神會,融會貫通,一學便會,一會就精,教來豪不費力。張老大喜,將平生所學一一授之。日后允立得張老技擊、神拿之真傳。每一發招如同山洪爆發,見者無不驚心動魄。有很多武林高手慕名而來,找范老師切磋,還沒交手,見了范老師驚人的爆發力后,再不言切磋二字。張老告之范老師:“你藝已成,已得我技擊之精髓,日后不要輕易與人交手,否則會出人命的。因為你尚年輕,火氣盛,對于我傳你的內功心法還理解不透,所以拳勢還不能收發自如,日后會遇內家高師,一定要專心修練內家心法,將來必成大器?!?/span>
日后果遇高師。
1983年,范老師有緣被中國道協會長武當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二代掌門謝宗信真人收為弟子,真人見允立功底扎實、武技過人,便說:“你的武功可屬上乘,但內功尚淺,明暗勁好使,但化勁難求。不空、不虛、不無,不明化勁也。俗話說‘下士形傳,中士口傳,上士心傳’,從今后我就傳你武當全真‘龍門派’的內功心法?!辈⒏S謝真人研修中醫針灸、點穴拔經大法。冬去春來,三載過去,范老師得真人“龍門派”內功之真傳,深悟拳道精髓。后潛心修練二十余載,通過對內功內丹術的領悟和修練,始之開戶大慧,行五行之氣,運轉周天,通奇經八脈,全身真氣鼓蕩,每每一動從頭到足骨節咯咯作響,尤如金戈之聲,蓄氣丹田如大海,發似山崩雷庭,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還道,深悟拳與道合,無為而無不為之理,練就中和之體,達收發自如、內外合一之境界。
就常人來說,精于一家即足以自傲,而象范老師這樣精于形意、八卦、太極等諸多拳種,并能集形意、八卦、少林、太極之大成,動則九天攬月,靜則大象無形,深悟混元之功,無極之道者,鮮見矣。范老師的形意和八卦多得其師姑孫劍云指授,深得孫氏太極拳之奧理,孫師曾說:“精于形意拳、八卦掌者,方能練好孫氏太極拳,否則難知其奧理?!?/span>
范老師習練的是耿派形意拳、八卦掌,耿派與張派在師承上是一脈相傳,兩派弟子至今有著密切關系。耿派代表人物是耿繼善(張占魁的師兄)。張派的代表人物即張占魁。他們都是形意拳大師劉奇蘭(郭云深先生師兄)先生之高足。耿繼善傳耿霞(子)、趙振堯等;耿霞光傳徐時生、范宗章(范老師之父);徐時生、范宗章傳范老師;范老師傳范學松(子)等。
張占魁傳韓慕俠、姜容樵等;姜容樵傳沙國政等。徐時生與同門師兄沙國政交往甚厚,關系密切,經常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把耿派形意、八卦與張派形意八卦融于一體,共同提高。
范老師的形意拳、八卦掌及八卦連環掌是徐老親傳,并多次得沙老指授。1986年首次國際太極拳邀請賽在武漢體育館舉行。(在這次賽事中,徐老為裁判長)。各路高手云集武漢,范老師結識了一些名老前輩。如吳圖南、沙國政、裴錫榮、傅仲文等。親眼目睹了他們的風采。沙老是姜容樵先生的高足,套路之多(人稱“武術庫”)、功夫之深、弟子之多,譽滿天下??沼鄷r間沙老親自給范老師指點了八卦掌、八卦連環掌、形意雞形四把、形意大連環、形意百形拳及形意大槍等。日后范老師多次得沙老指授,對張派形意、八卦深有感悟。與耿派形意、八卦融會貫通,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不但合健身、養生、技擊于一體,而且有著非常高的觀賞價值與美感,見者無不拍手叫絕。
(三)武學雅友
一九九九年重陽節,首屆中國武當拳國際聯誼大會在武當山舉行。內家高手聚集武當山。當時有孫劍云(范老師之師姑)、潘小杰(張占魁徒孫)、賈樹森、林墨根、鄭鈞(趙堡太極拳)、傅聲遠、馬虹老師等。師姑孫劍云看了范老師的八卦掌、形意拳后高興地連說:“不錯!不錯!很好!很好!徐師兄培養出這樣的弟子,后繼有人了?!北本┌素哉茀f會會長賈樹森看了范老師表演的八卦掌說:“允立老弟的八卦掌有風格、有特點?!迸诵〗芾蠋熆戳朔独蠋煹男我馊c獅子抖毛功時,拍手直叫好:“這才是咱自家的東西,少見少見!”
北京大成拳的張道空老爺子(惜不知其名。大成拳創始人王鄉齋老前輩之高足,功夫極深,若其見該文有不敬處,還請見諒)今年五月來漢,那天正是母親節,他在武漢的中山公園見到了范老師,兩人一見如故,談武學,論拳道,甚是投機,張老爺子格外興奮,他說:“我訪了五十年未遇知音,沒想到今天在武漢的中山公園遇上了,真乃天意!我可以這樣說,在北京象你這樣的身手極少。真是大家風范!”既是知音難覓,自然結成忘年之交。范老師南北上下也與不少名家和國內的某些搏擊冠軍交流過,常常是一沾身即將對手砰然打出,其爆發力令觀者瞠目!范老師與人交手無不使對方感覺其深奧莫測無所適從。很多武林高手潛心研究探試其勁力而數年不得其解。
(四)范老師武學感言
范老師武學感悟甚多,限于篇幅不一一言表,附感言一則是為心得?!八杉鐗嬛?,氣沉丹田,天人合一,中正自然,練似行云,擊如水鉆,有中化無,無變萬千,非從心生,出乎自然?!?/span>
作者后記
結識了范老師后,我心里一直無法平靜,今不敢自秘,草擬此文,望更多有志于中華武術者能結識范老師,并能受益,使我中華武術之光更璀璨炫目、歷久彌新。